小悦悦事件报道记者反思事件报道中的问题

您当前的位置 :宁波出版社 > 新闻动态 正文

2011-10-26
  • 小悦悦靠呼吸机辅助呼吸,护士说“她全身冰冷” 羊城晚报记者 蔡弘 摄


       因为佛山2岁小女孩悦悦的死亡,冷漠成为时下中国最热的话题。从民间到官方,小悦悦不断被提起。
      作为第一个报道小悦悦事件的平面媒体记者,连日来,我一直蹲守医院追踪报道此事。这是一次有缺憾的采访,由始到终我没有见过悦悦一面,没听过她说一句话。总想着等她好起来,好好看她听她,但最终她还是走了。

      与此同时,我也思考着三个问题:小悦悦事件为何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18个路人是否应该被聚焦接受道德审判?官方表态探讨立法惩罚见死不救是否可行?

      这三个问题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也贯穿着我报道的始终。

      我是在10月15日晚上9时,接到小悦悦事件的线索的。当晚观看视频监控时,我一边数着冷漠走开的路人,一边攥紧拳头。这里面除了愤怒还有兴奋。单纯从新闻价值判断,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件新闻素材。

      2岁的女童连续被车碾压———冲击力;18路人路过却见死不救———深度;救人的第19个路人竟是一个拾荒的阿婆———戏剧性。更难得的是,所有的一切都被视频监控拍了下来,角度光线俱佳。

      第一天的报道,这些新闻要素基本得到完整展现,报道出来后影响力远超出我的预期。这也许要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如同7·23动车事件,动车出轨只是由头,真正引起大家共鸣的是飞速发展的中国能否减速,等一等他后面的人民。小悦悦事件铺天盖地的言论中,挽救日益滑坡的道德是最让国人共鸣的。

      如同一些网友所讲,道德的崩塌不敢肯定每个人都是无辜者,但可以肯定每个人都会是受害者。小悦悦事件给了大家一个反思和情绪发泄的平台。毕竟,每个人都不想哪一天自己病倒街头或遭遇车祸,身边经过的只是冷漠过客。

      回归第二个问题,18个路人是否应该被聚焦接受道德审判?在小悦悦事件中,媒体和公众将这18人推向前台,不少媒体将他们冠以“冷血”字眼,有当地报纸更是直接打出大标题,称他们令佛山蒙羞。有路人事后被他人认出,结果生活大受影响,甚至受到死亡威胁,以至于心理压力过大,带着妻子来广州向小悦悦的父母赔罪。

      很多人事后思考,从法律责任来说,小悦悦的死首要责任是肇事司机碾压逃逸,其次是父母监管疏忽,18个路人见死不救应该排在末位,聚焦18个路人让他们接受道德审判并不合适。但舆论话题的选择显然不跟法律责任排序相对应。作为媒体记者,我一直试图找到和采访这18人。这样做并非想把他们摆出来接受批判,只是要了解他们的身份和背景,问清他们当初冷漠走开的原因,最大程度还原真相。

      尽管我决定,见报时对他们采取匿名处理,但囿于强大的舆论压力,这18人中的大部分最后都未露面。

      官方表态探讨立法惩罚见死不救是否可行?这是我报道后期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10月17日,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往医院看望小悦悦,并要求省有关部门围绕“小悦悦事件”,组织召开“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座谈会。此后,广东省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意见或会成为广东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依据。由此,官方开始介入“小悦悦事件”。

      很多专家认为,用法律去规范道德领域,并不可取,实施操作起来也不太现实。但也有部分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持不同观点,称中国的道德体系靠普通市民的自我修复已经变得困难,官方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介入不失为一个可取的办法。而且在国外一些国家,见死不救早有法律条文,完全可参照实施。

      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拯救道德确实到了应该有全民参与的时候。因此,如何避免“小悦悦事件”再次发生,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努力。

    (作者:南方都市报记者张昊 ) 

  • 南方都市报
宁波市甬江大道1号 宁波书城8号楼6楼(31504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许( 浙)字33号 浙ICP备1106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