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不是“浮云”

您当前的位置 :宁波出版社 > 本社新闻 正文

2011-11-16
  • 教育时报:研究不是鈥湼≡柒

                                                                                              屠雪峰

        http://jysb.shuren100.com/2011-11/09/content_33012.html

    “研究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什么?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给教师增添了工作量,还是其本身就是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达成工作目标?”刘波老师在《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中很尖锐地提出了这一个令广大教师困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说实话从心底我一直认为研究是“浮云”,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从事研究,还不如多花些心思深入实践。但认真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一种异样的触动。我与刘波老师同年进入学校,都是从新手起步的。他从工作开始就走上了“边教学、边研究”的道路,而我却没有很好地借用研究这个“有力武器”。

    工作10年,我渐渐感到陷入了职业生涯的瓶颈,似乎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平凡的教学工作,或许会有另一种感悟;积极参与教科研,带着问题意识走入课堂,以研究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事业,那么就会有另一种境界。”刘老师的话令我豁然开朗。我一直习惯于某种思维模式和方法在从事我的教学工作,一成不变的循环模式让我产生厌倦,而我却没有想过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去对待。我深刻地认识到,研究的确是让教师走出职业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虽然找到了走出瓶颈的途径,但当真正面对研究时,却令我焦虑而却步,研究就像是浮云,我摸不到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摸到这片云。我写作水平不高,并以此作为不肯动笔的借口,殊不知越不写越不会写。如何摆脱写作焦虑,提高写作水平?刘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刘老师自身阅读了很多书刊,正因为他读书勤奋、阅读视野广泛,使他成为新一代教师中的优秀者。他建议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多动动笔。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有些东西想想很简单,但是口头语言毕竟跟书面语言还是不一样的,多写写,自然就会顺手一些”。我觉得,这正是自己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可以更好地摆脱职业发展的瓶颈,走出职业倦怠,更好地品味教育的精彩。

    刘老师在书中指出研究是专业发展的“快车道”。说实话,对于这一点,我以前我一直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常常不屑地想:即使你写得再好,书不会教有什么用!但在暑假里一位师兄偶然对我说的事让我转变了想法。他说他们学校的一位女老师才30多岁,自工作以来每天坚持写文章,目前发表近200篇论文了,同时她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很高,还破格评上了高级职称和市名师。这让我真正我意识到研究并不是“浮云”,就如刘老师的话“研究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是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一种改进教学的手段、一种丰富心灵的良方。”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这本书使我对自身的教育状态有了新的思考。刘波老师从一名新手转变为一位研究型教师的事例,让我感到了自身职业发展的希望,也让我有了前进的目标。研究并不是“浮云”,就像刘波老师说的“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并非高不可攀,研究就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身边”,其实我们每个教师都能从事“草根研究”,但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能否用心做教育,能否坚持做教育。用心了,坚持了,相信拨开浮云便能见到太阳!(《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书卷版  2011119日)

  • 教育时报
宁波市甬江大道1号 宁波书城8号楼6楼(31504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许( 浙)字33号 浙ICP备1106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