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文化系列第2期】从《牡丹灯记》讲述宁波的前世今生(上)

您当前的位置 :宁波出版社 > 本社新闻 正文

2016-02-22
  • 从《牡丹灯记》讲述宁波的前世今生(上)
     
    (一)宁波:浅海中诞生的城市
     
    青年文物工作者  张亮
     
    今天,我们将以《牡丹灯记》为切入口,讲一讲宁波的前世今生。
           先讲讲收录《牡丹灯记》的这本集子——《剪灯新话》。古代人没有什么业余生活,晚上是要点油灯的。油灯的灯芯需要一点点剪掉,才能够不断发光,供人阅读和交谈,而交谈的谈资就是神仙故事、鬼怪传说和志奇志异。 
           《剪灯新话》的作者是瞿佑,关于他是哪里人这一点,在我们学界是有争论的。他大部分时间住在杭州,其中在元末明初方国珍占据宁波的这十年时间里,他有八年住在宁波的月湖边靠近镇明路这个位置。他写的《剪灯新话》是一个短篇故事集,所有故事讲述的都是爱情与战乱,时间跨越元大德间至明洪武七年的七十多年,正好是元建立之初到明兴起的这段时间。瞿佑年轻时喜欢收集各类民间故事,积累多了之后就开始整理加工。问题是当他把加工完成之后的书稿在仔细一看,吓了一跳!“书既成,又自以为涉于语怪,近于诲淫,藏之书筒,不欲传出”。果然,1442年,他因此被人参了一本,书也因“诲淫诲盗”而被列为禁书。 
           但这本书的意义在哪儿?可以用鲁迅的一句话来解释:
          “唐人小说单本,至明什九散亡;宋修《太平广记》成,又置不颁布,绝少流传,故后来偶见其本,仿以为文,世人辄大耸异,以为奇绝矣。”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无论是唐人的小说,宋人的话本,还是元杂剧,到这时候都已经走下坡路了,而《太平广记》又被置于禁宫之中,不能在百姓中流传。也就是说,在宋代话本绝迹之后,四大名著崛起之前,只有元杂剧唱独角戏,但是元杂剧的特点是唱词为主,说白位辅,心理描写和第三人称极少,导致它的表演效果很好,但阅读感受非常不好。
    《剪灯新话》就是一个过度阶段的产物,它在原文中保留了念白,但已经出现了情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后世的小说,无论是四大名著里的《红楼梦》《西游记》,还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有《剪灯新话》的影子。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行文形式,既有念白又有对话,既有情节又有心理描写,并且适当增加了诗词,这是极少的。由是下至市井百姓上至国子监里儒士,几乎人手一份手抄本,风行程度堪比现在的《甄嬛传》。所以最终这位老兄还是鼓起勇气于1378年将其出版,那年他32岁。后来不出他所料,这本书于正统七年(1442)被禁。
           关于《牡丹灯记》,目前从文学、戏剧角度解读较多。大概是去年开始,在与几位朋友闲聊时,无意中发现可以以一种全新的角度——用历史地理的方式——去解读这篇传说。
     
    顾颉刚
     
    《禹贡》
           这是近代历史地理的开创者,顾谢刚先生,他在三十年代出过一本杂志叫《禹贡》。《禹贡》的发刊词是这样写的:
           “历史是最艰难的学问,各种学科的知识它都需要。因为历史是记载人类社会过去的活动的,而人类社会的活动五一不在大地之上,尤其密切的是地理。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所以不明白地里的人是无由理解历史的,他只会记得许多可佐谈助的故事而已。”
     
    今天我们不单单讲故事,关键是要边讲故事、边解读,而且是要用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解读。那什么是历史地理呢,说白了就是历史事件加上空间环境。
           我在天一阁工作。当我们看着天一阁时,我们会想起范钦当年藏书时的盛景;当我们去绍兴沈园的时候,我们会想起陆游和唐婉的爱情;而当我们去杭州雷峰塔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法海是如何拆散许仙和白蛇的。所以,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一个故事必定有两个方面,即故事的内容和发生故事的时间与空间。好比你去旅游景点参观,其实几百年前住在这个屋子里的人和你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但你们为什么会产生联系,就是因为你们处在同一个空间里。
     
    那么就又要有人问了。你说的《牡丹灯记》恐怕只是一个传说,这和历史能一样吗?的确,《牡丹灯记》是传说,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传说是历史的影子。
           《牡丹灯记》的故事是翟佑年轻时客居宁波月湖东岸时期,根据当地传说加工整理出来的。故事是假的,但是其中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多数是真实存在的,不少地方我们现在依然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我想请大家跟着我穿越时空,回到600多年前那个尘封已久舞台,看看宁波城的前世是怎么样的。  
     
    《牡丹灯记》一共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讲的是偶遇。
           话说元末明初,有个私盐贩子叫方国珍,他占据宁波的时候,宁波城还延续元朝的风俗,要在上元节挂灯狂欢五天五夜,全城男女老少皆要上街游玩。
           到了1360年的元宵,宁波城里照例张灯结彩。这时在城西的镇明岭下,却有一个书生独自倚靠在自家门前,望着眼前的月湖发呆,对于街市上的热闹毫无兴趣。
    原来这个书生姓乔。年前,乔同学结发多年的妻子故去了,眼见元宵之夜全城狂欢,回想起去年今日两夫妻手挽手上街赏灯之景,仿佛历历在目,心中酸楚一阵阵涌上心头,便是无心观景了。
           这位老兄定力非常好,一待就从傍晚待到了三更时分。乔同学远远看见有灯火飘来,不知怎么的一下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盏灯笼,两个女子。走在前面的是一个丫鬟,提着一盏双头牡丹灯。后面的是小姐,十七八岁模样,红裙绿袄,体态婀娜。两个人缓缓朝西而来,离乔同学越来越近。借着月光一看,我的乖乖,那小姐生得叫一个漂亮,唇红齿白,国色天香,活脱脱一个绝色美人。这时候,这位定力非凡的乔同学竟心神荡漾,飘飘然尾随而去,有时候走在她们前面,有时候走在她们后面。
           走出几十步,美女突然回头,莞尔一笑说,你我二人虽然未曾约定,但月下偶遇,定非偶然。已然鬼迷心窍的乔同学自然明白话中含义,回想自己丧偶后的寂寞空虚冷,上前作揖道:寒舍近在咫尺,佳人能否光顾?佳人竟毫无为难之意,对丫鬟说:金莲呐,提了灯笼,我们随这位公子一同前去。随后,丫鬟来到小姐身边,三人一同向乔同学家中走去。
           三人在乔生家中相谈甚欢,相见恨晚,行为举止也随着谈话越渐亲密。乔同学感觉自己在做梦,仿佛遇到巫山神女,欣喜不已。乔同学问美女姓谁名谁,家住何处。美女说,“我姓符,字丽卿,名漱芳,是已故奉化州判的女儿。父亲亡故后,家事衰败,既没有兄弟,又缺少同族、亲属,只剩我孤身一人,于是就与金莲寄居在湖西。”乔同学壮着胆子说,现在天色已晚,你回去也不方便,不如今晚就暂且住在我家。一番推辞后,美女顺利住下。这美女姿态艳丽,言语柔美。当晚,低垂帏帐,二人同床共枕,极尽男欢女爱之情。待到天亮,女子就告别而去。等到夜幕降临,她又来到这里,就这样夜夜相会,差不多有半个月的光景。
           乔同学丧偶是人尽皆知之事,如今夜夜有美女相陪,自然会露出一点动静。话说有个隔壁老头(暂且叫隔壁老王),八卦程度和居委会大妈差不多。半个月下来,他总觉得乔同学晚上家中有蹊跷,就干了件不太好的事儿。他在他俩家相邻的墙壁上凿了个洞偷看……
     
     
    这段故事就结束了。故事本身很简单,大家看了《聊斋志异》就觉得这没什么。但是这里面透露了几个信息。
           第一,时间问题。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年蒙古铁剂横扫六合 ,整个欧亚大陆都属他四大汗国之列,但实际上,元在江南统治时间不超过七十年。
           至正十五年,方国珍攻入庆元府、庆元路,也就是宁波。当时守卫宁波的是一个很高级的官员——浙东都元帅纳林哈拉,他在1355年献城投降。所以,从1355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派人进驻宁波,这十一年的时间里,宁波既不属于陈友谅,也不属于朱元璋,更不属于元顺帝,只属于方大元帅。方国珍占有浙东三郡,宁波、温州、台州,自立为王,最后被朱元璋所灭。他统治的时间段里,虽然整个世界都不太安稳,但是宁波还是相对稳定的。
           宁波城的城墙是唐代(898年)明州刺史黄晟建的,所谓十八里罗城,就是老环城马路这一圈。在宋代的记载中,城墙上原有十道城门,但元军攻下宁波之后,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城墙必须全部拆除,因为他们受尽了宋人守城打防守战的苦头。一直等到方国珍打宁波的时候,守城的纳林哈拉才发现,这城墙真有用。好在当初城墙的墙基都还在,他就在两个半月内重新筑起了城墙,从此十座门改成了六座门:东渡门、灵桥门、长春门、望京门、永丰门、和义门,皆配有门楼。城墙和六道门直到1933年才全部拆除。我们现在考古,还是能挖到宋乃至唐代的墙基的。
           再说这具体年代。至正庚子年”——大元末代皇帝元顺帝统治时期。
           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名字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意思就是“铁锅”。他老爹希望他像铁锅一样铜墙铁壁,他的身体确实铜墙铁壁,但是元朝却不是了,被打得落荒而逃。至正这个年号用了三十年,至正庚子年就是1360年。这一年很有意思。英法百年战争还在打,朱元璋和陈友谅还在南京玩儿命,比萨斜塔还没开始造,天下整体是乱的,而方国珍一会儿投降元朝,一会儿投降朱元璋,左右逢源,所以宁波还算安稳。
           最后是精确的时间。“每岁元夕”——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上元、元夕指的都是元宵节。其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汉族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里正月为元月,然而古人称夜晚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汉族传统民俗,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这也侧面说明了,方国珍割据时期,宁波城还是稳定的。
     
           第二,地点问题。
           地点在哪里——镇明岭下,月湖岸边。为什么偏偏就在镇明岭,这是有原因的。
       
    镇明岭在哪儿?
           清代徐兆昺《四明谈助》记载,镇明岭就是一个小高地,离子城一里处,位置大概就在现在的县学街到戒珠巷之间。今天位于此处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镇明岭庙北侧的一排餐饮店面,其地势就明显高于周边。宋天禧年间(1017—1021),有个太守叫李夷庚,这个人在宁波做了非常多的好事儿,是一个堪舆大师,同时也是一个好官。他浚清子城前护城河——澜池,并将挖出的淤泥加盖在高地之上,成就了六尺高(不到1.9米)的镇明岭,将其作为郡治的案山。截止清代,尽管镇明岭已经降低了高度,但其上依然有镇明岭庙、镇明庵、正学祠等建筑。
           直到三十年代国民政府修建镇明路,镇明岭才基本被削平。1929年,陈宝麟任鄞县县长。关于先生,也算是毁誉参半。陈宝麟在任10年间,开四境公路,拆旧城墙,辟环城马路,整治东钱湖,改建老江桥为灵桥,修葺天一阁,增辟明州碑林,修缮白云庄,成立通志馆、县文献委员会,建造菜市场等,为时人称道。1949年跟着老蒋去了台湾,任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复兴书局经理等职。但是宁波城内的河道,百分之九十九十这位陈宝麟先生填掉的。
     
           这是1840年的宁波地图,这时候大概还能看到镇明岭的样子。它不是很高,但是地势开阔,就好像月湖边上的一个龟壳。可以设想一下,在明末清初的一个晴朗天,我们登上镇明岭高地上的镇明庵,接近4米的“海拔”在当时宁波城里,也算是城楼、佛塔之外的第三高度了。圆圆的大高地好似趴在日月双湖之间的大鳌,人在鳌背上极目远眺:向北,越过浙江水师提督府的高墙,海曙楼巍立于城北门户;向南,穿过云石区域蒙蒙细雾,长春门城楼隐然耸立;西望,月湖上烟波浩渺,湖西庆云楼钟声嘹亮;东眺,孔庙中朗书生朗,远处龙舌尖上的城隍庙香火缭绕。罗城秀色,尽栏怀中!有诗为证:
    一岭坡陀镇四明,无山无水自天成。闲看来往登瀛客,仿佛金鳌背上行。
     
    那有人就会问,为什么乔生非要住在镇明岭?我告诉你,作者不是瞎编出来的!这位老兄他还真得住在镇明岭!
           在历史地理学中,时间有三个尺度,我们看待一个人一个事,长时段看自然环境,比如地质年代形成的山川地理,这儿有大河,那儿有大海。中时段看社会经济,主要看社会演变、制度更替、民族交融。短时段看具体时间和人员。关于乔同学住在镇明岭这件事,几乎是在一万两千年前就确定下来的。第二,作者的这种设置,至少说明他曾经住过宁波,或者从宁波本地的传说中吸取过素材,不然没办法这么精确地作出定位。
           为什么这么说,就要扯到我们历史地理学界的一位泰斗——陈桥驿。这位老先生去年刚去世,是世界上《水经注》研究的第一人。从地质年代来说,第四纪更新世以来,我们所在的宁绍平原经历过三次海侵。第一次叫星轮虫,大概在10万年前,第二次假轮虫,发生在4~2.5万年前,第三次卷转虫大概在1万多年前。(这种虫子是单细胞生物,这种虫子在全球大量出现就是因为水温上升,而水温上升和海平面上升是同步的。宁绍平原在最近的一次海侵中,是被淹没的,从12000年前开始。现在我们的海岸线是北仑港,但在12000年前,站在北仑港指向正东方三百里外,才是海岸线。换句话说,那个时候在宁波,我们沿着天台山脉,能够一路步行走到舟山群岛舟山群岛那时只是陆上不太高的山脉而已。)陈桥驿先生有一个公认的结论,“这次海侵在7000~6000年前到达最高峰。钱塘江以南,今会稽、四明诸山山麓冲积扇以北,也成为一片浅海。”简单说,就是六千年前,海浪直接拍在四明山的山坡上。 
           慢慢的,从5000~6000年前开始,水啪啪啪往下退,露出了地面。有一个佐证可以证明。  
     
           陈桥驿有一个统计表,12000年到6000年前这段时间,人类一直在自东向西迁徙,舟山、象山、奉化、宁波,越过余姚的姚江流域,一直向西进入绍兴、萧山。
           大家不觉得奇怪吗?6000年到7000年前,河姆渡还是有大量的人口存在的,有发达的稻作文明,而稻是要喝淡水的。但为什么6000年以后全躲在绍兴不出来了呢?因为海平面上涨了。我可以断言,如果我们今天水下考古的水平够好,在浅海区应该可以发现大量的一万两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因为河姆渡的稻作文明已经非常发达了,绝对不可能是刚刚开始。整个原始人类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山地往平原方向走,不可能是平原退回到山地。但是浙东地区正好是反人类的,原因就是大海在往上涨,人类没有办法。直到4000年前海往下降,越王勾践才带着越人爬出了山, 在山脚下建立了越人的第一个城市,叫做大越城,即今天的绍兴。
     
    回到我们的话题。
           三江口平原露出海面的时间,保守估计应在距今2500年左右。现在的绍兴城是在海水退了以后才开始造的,距今3000年,所以宁波不会超过2500年。海退以后,这个地方严格意义上只能叫做滩涂,所以东晋及以前的人是这样记载宁波的:海潮漫灌,土地盐卤;田不可穑,人渴于饮。
           我前段时间在看《光绪鄞县志》,写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南朝宋时绍兴地区已经有所发展了,会稽郡的郡守跟皇帝打了个报告,说会稽人太多,粮食不够了,四明地区荒无人见,你是不是能移一点过去。最后竟然在朝廷里面引发巨大争论。 因为四明地区没有淡水,没有淡水就无法种粮。古代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不能种粮就很麻烦。讨论了半个月,最后的结果是,先带一批人过去试试看,如果能种出粮食,第二年再带一批人过去,如果不能,就回来养养鸡养养鸭也能活。 
           所以,虽然秦朝代时我们已经有句章、鄞、鄮了,但是都不在三江口核心地区。天台山脉边上的鄞县(奉化白杜)、宝幢山下的贸县(鄞州五乡)、四明山脚下的句章(江北慈城)都在山边上,因为山上有溪水,有淡水供应。 
           东晋永嘉之乱以后,大量的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到我们这儿。这时候三江口地区地势较高的地方慢慢有人居住了。
           第一个,祖关山,也就是现在火车站的位置。但这个地方主要是埋骨地,大量的坟墓都在这里。第二个,老龙湾到梅园, 大概就是龙湾新村小区到梅园社区这个位置。这里地势相对高,海水泡不到。但是这个地方比较狭窄,居住的人比较少。第三个,就是月湖西边镇明岭云石街区, 就是我们故事发生的地方,相对地势更高,也更开阔。第四个,子城鼓楼以北。为什么公元821年, 州治会从三江口第一个放在鼓楼这个位置, 也是因为地势高,方便一些。唐末五代宋,三江口持续的淡水供应问题解决以后,形成了鼓楼镇明岭一线,西边是坊,东边是市的格局。南宋以后坊市格局彻底打散,南宋以前晚上市要关门,要宵禁。所以海曙西边才是主要的居住区。
           第二,祖关山是埋骨地区,远离城市中心,老龙湾太过狭窄,子城以北在唐以后成为行政中心,所以老百姓一般也不会住在那里。换句话说,在元末到明初这段时间,月湖以西、镇明岭这一块地方是宁波最大的小区,不住在那边估计也不行。
宁波市甬江大道1号 宁波书城8号楼6楼(31504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许( 浙)字33号 浙ICP备1106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