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分享会 |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引领和诗意

您当前的位置 :宁波出版社 > 本社新闻 正文

2018-06-14
  • 你知道宁波“把节”的意义么?

    节气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吗?

    假如没了节气,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如此熟悉的节气,你真的认识它么?

    上周六下午,北仑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年轮》作者三耳秀才光临宁波市图书馆,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他所感知的“二十四节气”,也带来了他对传统文化和这个时代的碰撞所产生的感悟。通过节气了解中国传统,通过传统了解这个时代,通过时代了解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跟三耳秀才一起走进这个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传统文化吧。

    三耳秀才本名韩光智,他尝调侃自己的名字用宁波话来念,像极了“海瓜子”。他是浙江省作协会员、浙江省评协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协会员、北仑作家协会主席。

    所创作的“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之一《跟着太阳走一年》曾入选2013年国家图书馆、新浪网等主办的“为少年儿童推荐一本好书活动”100本(套)及2017年浙版好书年度榜。

    他给自己取了“三耳秀才”的名字,寓意“多一只耳朵去倾听,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大地律动的声音,还有自己的心跳声”。

    认真聆听的现场读者们

    作为一个作家,三耳秀才认为,文学,原来是节气引领的。

    春夏秋冬,也是人生情感的基调或基准线。

    所有的故事或事故,都发生在时间里。

    生命自觉和领悟节气同步。

    比如,立春。电影《立春》的导演顾长卫说:“立春的到来,也预示着王彩玲新的向往”。三耳秀才说,他走上写作这条路,也有一个“立春”的过程。

    再比如清明。我们为什么一年需要一个清明节?“每年就是需要一个清明节。去坟头烧烧纸磕磕头,对中国人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某一年有事没法去先人的坟头一趟,那么,我们在内心便积攒着一份对先人的愧疚。于是,总想着去补、去还。这是一份传统,而传统是从历史中慢步走出来的。”

    三耳秀才说,节气文化能够激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而他的日常依然围绕着“节气”转。讲座中,三耳秀才邀请了两位朗读者朗诵其创作的“节气随手拍”系列。朗读者声情并茂的演绎,出色地呈现出节气文化中的生活气息与温情感。

    用节气的“长度”来丈量我们的光阴,用节气的“厚度”来提升我们生活的品质。节气及节气文化,因为“百姓日用”,所以,才可能为提振文化自信发挥作用。

    韩光智为读者签名

宁波市甬江大道1号 宁波书城8号楼6楼(31504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许( 浙)字33号 浙ICP备11060964号